|
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八韻 / 作者:杜荀鶴 |
池閣初成眼豁開,眼前霽景屬微才。
試攀檐果猿先見,才把漁竿鶴即來。
修竹已多猶可種,艷花雖少不勞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國千鐘逼老萊。
未稱執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蒼苔。
籠禽豈是摩霄翼,潤木元非澗下材。
鑒己每將天作鏡,陶情常以海為杯。
和君詩句吟聲大,蟲豸聞之謂蟄雷。
|
|
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八韻解釋: 《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八韻》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作者居住山居水閣的景色和心境,以及和朋友的詩意交流。
池閣初成眼豁開,
眼前霽景屬微才。
試攀檐果猿先見,
才把漁竿鶴即來。
詩首以描繪池閣初成的景象開篇,作者目睹這一景色之后,眼前的景色豁然開朗。這些景色雖然平淡,但又給人以美感和啟示。作者試圖攀登池閣的飛檐果實,結果打擾到了住在檐上的猿猴,但作者敏銳的才智引來了一只仙鶴。
修竹已多猶可種,
艷花雖少不勞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
楚國千鐘逼老萊。
這一節講述了山居周圍的景色,表達了一種自然自然之美和心靜致遠之境。修竹雖然已經很多,還是可以再種植一些;雖然艷麗的花朵不多,但不需要費力去栽培。作者的朋友徐孺來到了南昌山居,友情如榻一般寬廣。楚國盡頭鐘聲逼迫著時光的流逝,但是在這個山居里,可以暫時遠離喧囂紛擾。
未稱執鞭奔紫陌,
惟宜策杖步蒼苔。
籠禽豈是摩霄翼,
潤木元非澗下材。
這一節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態度和品味的思考。作者堅持不加入紛擾和凡俗之事,不追逐名利,未曾駕車奔向那紫色的道路,只宜揮舞手中拐杖行走在青苔鋪就的小徑上。禽鳥困于籠中,肯定飛不到蒼天之上;潤木雖然被水泡潤,但是其本質仍然不是山澗下生長的樹木。
鑒己每將天作鏡,
陶情常以海為杯。
和君詩句吟聲大,
蟲豸聞之謂蟄雷。
這一節表達了作者對自我反省和情感追求的態度。作者經常用天空作為反省自我的鏡子,用大海作為陶醉情感的容器。與朋友共同欣賞詩句的美妙,佳句的聲音仿佛咆哮如雷,使得小蟲小豸都為之寂靜。
整首詩詞通過對山居水閣的描述和表達,給人以閑適、怡然自得的感覺。同時也透露出作者追求清靜和自在的心境,以及與友人分享詩意的樂趣。描繪了山居的幽靜、自然的美景,以及對于生活態度和情感追求的思考,體現了唐代文人士子對于山居隱居的追求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