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僧 / 作者:杜荀鶴 |
利門名路兩何憑,百歲風前短焰燈。
只恐為僧僧不了,為僧得了總輸僧。
|
|
贈僧解釋: 《贈僧》是唐代文人杜荀鶴所寫的一首詩詞。它描述了一個人不斷給僧侶送禮物,但僧侶卻不能滿足,一直要求更多的情節。
譯文:送給僧人
利門名路兩何憑,
何必短暫的燈火來辨識。
只怕作為僧人,無法滿足滿足,
對于僧人的賞賜,總是無法勝任。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揭示了一個現實中的問題,即人們往往追求物質的滿足,卻永遠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作者通過送給僧侶禮物的情節,暗喻了人們對于名利、財富的追逐。無論給予多少,都難以讓貪婪的人滿意,他們總是追求更多。這種追求的心態使人不僅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也讓自己變得貪婪而不可滿足。
通過悟禪、受持戒律的僧侶形象,杜荀鶴對社會中追求名利的行為進行了批判,呼吁人們應該避免貪欲,追求內心的寧靜和修養。這首詩詞在唐代很受歡迎,因為它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提醒人們不要陷入貪婪和物質欲望的泥淖。它在現代社會仍然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提醒人們要珍惜內心的平靜和修養,追求真正的人生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