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苦吟 / 作者:杜荀鶴 |
吟盡三更未著題,竹風松雨花凄凄。
此時若有人來聽,始覺巴猿不解啼。
|
|
秋夜苦吟解釋: 《秋夜苦吟》是唐代杜荀鶴所作的詩詞。詩詞的中文譯文為:“吟唱至深夜未著題,竹林中的風聲、松雨紛紛,花兒的凄凄哀鳴。此時若有人來傾聽,才會感覺到山川間的猿猴不再啼叫了。”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作者深夜吟唱,思緒紛飛,卻未下筆題字。詩中的竹風、松雨以及花兒的凄凄哀鳴,傳遞出寂寞和哀愁。然而,如果有人能夠聽到這時的吟唱,那么他們會發現周圍的自然聲音也會因此而平息。最后一句“始覺巴猿不解啼”表達了作者在這個時刻感受到了一種與大自然相通的感覺。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深夜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法釋放的情感。在寧靜的夜晚,作者的思緒飄散,吟詩不斷,但卻因為某種原因,一直未能下筆題字,表達自己的心情。整首詩流露出一種寂寞與思索的情緒,以及對自然的感悟。詩人試圖通過詩歌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與大自然相連接,希望能夠找到一種心靈的寧靜與共鳴。
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詩人向讀者展示了自己在深夜中的思考和內心的痛苦。這首詩詞使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也引人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內心的寂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