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衡陽隱士山居 / 作者:杜荀鶴 |
閑居不問世如何,云起山門日已斜。
放鶴去尋三島客,任人來看四時花。
松醪臘醞安神酒,布水宵煎覓句茶。
畢竟金多也頭白,算來爭得似君家。
|
|
題衡陽隱士山居解釋: 《題衡陽隱士山居》
閑居不問世如何,
云起山門日已斜。
放鶴去尋三島客,
任人來看四時花。
松醪臘醞安神酒,
布水宵煎覓句茶。
畢竟金多也頭白,
算來爭得似君家。
中文譯文:
在這幽靜的居所里,無論世間變遷如何,我依舊悠然自得。
云彩升起,山門已經斜暉。
我將寄放的鶴鳴喚回,去尋找三島的客人,
同時任憑人們來欣賞四季的花朵。
我泡制松醪和臘醞,用來安撫心靈的美酒,
并烹制出布水宵煎和尋找靈感的句茶。
終究財富雖多,也到了發白的年紀,
算來也不如你們能爭得像你們家那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荀鶴的一首唐詩,描繪了詩人在山居中的閑適自在和樂觀豁達的心態。
詩人借助山居的安靜與自由,拋卻塵世的紛擾,保持心靈的寧靜。他認為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他都可以不受其干擾,依舊過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他對于歲月流逝的感知以及日出西斜之景的描述,暗示了詩人對于時光的淡然態度。
詩中提到詩人放鶴去尋找三島的客人,這可以被理解為詩人希望通過自己的詩作能相聚于心靈相通的朋友,并與他們分享山居的恬靜與美好。
詩人借用松醪和臘醞、布水宵煎和尋找靈感的句茶來形容自己的生活品味,表達了他的人生態度。這些都是他獨特的享受,并通過飲食來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豁達的心態,詩人自嘲地表示,盡管他也有財富,但以他自己的判斷,他并不能與對方相比較,無論是在財富還是在生活的品質上。這種自嘲的態度既體現了詩人的謙虛,也表達了他對朋友持有的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