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駿圖 / 作者:杜荀鶴 |
丹雘傳真未得真,那知筋骨與精神。
只今恃駿憑毛色,綠耳驊騮賺殺人。
|
|
八駿圖解釋: 《八駿圖》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作者對駿馬的贊美和敬畏之情。
詩中描述了一幅八匹駿馬的圖畫,稱它們為“八駿”。詩首兩句“丹雘傳真未得真,那知筋骨與精神。”表示畫中的駿馬雖然看起來非常真實,但無法真正感受到它們的血肉之軀和生命力。接下來兩句“只今恃駿憑毛色,綠耳驊騮賺殺人。”表明現今人們只是通過駿馬的外貌和毛色來判斷它們的價值,特別提到了綠耳和驊騮這兩種毛色非常稀少而受人歡迎的駿馬。
整首詩通過對駿馬的描寫,反映出了杜荀鶴對美的追求和對虛偽世俗觀念的批判。他認為人們只看重外在的形象和外表,而忽視了駿馬的內在品質和精神。這也可以看作是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指責和對真正價值的呼喚。
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杜荀鶴對駿馬的贊美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人們盲目追求表面光鮮而忽視內在品質的警示。這首詩既展現了唐代文人對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真正價值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思想內涵。
中文譯文:鮮紅的畫卷無法傳達它們真實的風采,誰能知道它們骨骼堅實和精神飽滿。如今只看重駿馬的毛色來評判它們的價值,以綠耳和驊騮為噱頭欺騙人們。
賞析:《八駿圖》通過對駿馬的描寫,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虛偽世俗觀念的批判。詩中既呈現了駿馬的雄壯和高貴,又透視了人們對外在形象的過于追求而忽視內在品質的現象。通過對畫中駿馬的熱情描繪,作者傳達了對美的向往和對真正價值的思考,具有獨特的詩意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