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集句) / 作者:蘇軾 |
何處倚闌干(杜牧)。
弦管高樓月正圓(杜牧)。
胡蝶夢中家萬里(崔涂),依然。
老去愁來強自寬(杜甫)。
明鏡借紅顏(李商隱)。
須著人間比夢間(韓愈)。
蠟燭半籠金翡翠(李商隱),更闌。
繡被焚香獨自眠(許渾)。
|
|
南鄉子(集句)解釋:
《南鄉子(集句)》是一首由蘇軾創作的詩詞。這首詩詞采用了集句的形式,每一句都出自不同的作者,包括杜牧、崔涂、杜甫、李商隱、韓愈和許渾。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處倚闌干,
弦管高樓月正圓。
胡蝶夢中家萬里,
依然老去愁來強自寬。
明鏡借紅顏,
須著人間比夢間。
蠟燭半籠金翡翠,
更闌繡被焚香獨自眠。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典型的集句形式,將不同作者的句子拼接在一起,表達了一種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涉及了時光流轉、人生變遷、夢幻與現實等主題,旨在表達人們對于生活與命運的感嘆和思索。
賞析:
1. 第一句詩句“何處倚闌干”出自杜牧的詩作,意味著詩人正站在欄桿旁思考人生的意義和歸宿。
2. 第二句詩句“弦管高樓月正圓”出自杜牧的詩作,描繪了高樓之上的圓月,展示了夜晚的寧靜與美麗。
3. 第三句詩句“胡蝶夢中家萬里”出自崔涂的詩作,表達了崔涂對故鄉的思念和追求,驀然醒來卻發現故鄉離自己遙遠,只能在夢中尋找歸屬感。
4. 第四句詩句“依然老去愁來強自寬”出自杜甫的詩作,表現了杜甫對于歲月流轉和人生悲歡離合的洞察,盡管面對憂傷,還是要勉力安慰自己。
5. 第五句詩句“明鏡借紅顏”出自李商隱的詩作,意味著詩人通過鏡子映照出的美麗容顏,暗示世間的光陰短暫,應珍惜時間。
6. 第六句詩句“須著人間比夢間”出自韓愈的詩作,韓愈通過比較人間和夢境,提醒人們要珍惜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與美好。
7. 第七句詩句“蠟燭半籠金翡翠”出自李商隱的詩作,描繪了半燃的蠟燭照耀下的金色香爐和翡翠,象征著靜謐的夜晚和詩人獨自沉思的景象。
8. 最后一句詩句“更闌繡被焚香獨自眠”出自許渾的詩作,概括了整首詩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在深夜中獨自入眠的狀態,通過焚燒香爐來營造一種寧靜的氛圍。
整首詩詞通過集句的形式,將不同作者的句子拼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多重主題的畫面。詩詞涉及了人生、時光、夢幻與現實等主題,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活和命運的思考和感慨。每一句詩句都具有獨特的意境和情感,通過對比和聯想,展示了人生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此詩運用了集句的形式將不同作者的詩句串聯起來,每一句都獨立而有力,同時通過拼接形成了整首詩詞的意境。詩人通過這種方式展示了不同詩人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慨,使得詩意更加豐富和深邃。整首詩詞以一種流暢的節奏和韻律展示了人生的多樣性和變遷,引發讀者對于生活和命運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精選的句子和集句的形式,展示了不同作者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和感慨。詩詞中融入了對于時光、夢幻、現實和人生變遷等主題的描繪,通過對比和聯想,形成了一幅多重主題的畫面。整首詩詞以流暢的節奏和韻律引發讀者對于生活和命運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