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 / 作者:杜荀鶴 |
風攪長空寒骨生,光于曉色報窗明。
江湖不見飛禽影,巖谷時聞折竹聲。
巢穴幾多相似處,路岐兼得一般平。
擁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
|
雪解釋: 譯文:
風攪動長空,寒氣刺骨,光芒在黎明時分照亮了窗戶。江湖中飛禽的影子不再可見,巖谷間偶爾傳來折斷竹子的聲音。鳥獸的巢穴看起來都很相似,路口也都平坦一樣。不要再說那些公子擁著暖袍卻說冷,因為其中也有赤腳穿著的樵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雪的景象為主題,通過描寫風雪交加的景象和雪后的靜謐,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思考。
首先,詩的前兩句描寫了風雪交加的景象,通過使用風攪攪動長空、寒氣刺骨的修辭手法,展現了寒冷的冬天的氣息。接著,詩中提到了“光于曉色報窗明”,傳達出黎明時分雪后的窗戶被陽光照亮的畫面,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江湖不見飛禽影,巖谷時聞折竹聲”,展示了大雪覆蓋下的靜謐和寂寥。雪景中沒有了飛禽的身影,只能偶爾聽到巖谷里傳來折竹的聲音,強調了大自然的寧靜。
然后,詩中提到了“巢穴幾多相似處,路岐兼得一般平”,這是對自然界的總結和思考。作者觀察到鳥獸的巢穴很相似,而路口也都是平坦的,表達了自然界中的一致和規律。
最后,作者警告那些擁有溫暖袍子的公子們不要再說冷,因為詩中提到“中有樵夫跣足行”,表達出赤腳樵夫的堅韌和勇氣,傳達了一種對于貧苦人民勇敢面對寒冷的敬佩。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描繪雪景為主題,通過刻畫雪后的靜謐、自然界的寧靜和人與自然的互動,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人與自然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