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岸秋思 / 作者:杜荀鶴 |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
|
江岸秋思解釋: 《江岸秋思》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驅馬傍江行,
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
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
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
無地可歸耕。
中文譯文:
駕馬靠近江岸行,
鄉愁逐步產生。
舉起鞭子揮舞柳樹的顏色,
無意中失去了蟬鳴的聲音。
秋天的莊稼沿著長長的道路,
寒云圍繞著古老的城池。
雖然家境貧寒,卻遇到了豐收的時節,
卻找不到土地去耕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在江岸驅馬行進時所產生的秋天思念鄉愁的情感。詩人通過駕馬傍江的場景,表達了自己的鄉愁之情。他舉起鞭子揮舞時,柳樹的顏色在秋天的風中搖曳,但他卻無意中失去了蟬鳴的聲音,這暗示了他內心的孤寂和思鄉之苦。
詩中的秋稼和長道,寒云和古城,構成了一幅富有秋天氛圍的景色。秋稼象征著收獲和豐收,而長道和古城則代表了歲月的長久和歷史的沉淀。詩人描述了家境貧寒,卻遇到了豐收的情景,卻找不到土地去耕種。這反映了詩人的無奈和無依,也暗示了社會底層人士的困境和無處安身之苦。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江岸景色和詩人內心的鄉愁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個人遭遇的敘述,詩人表達了對家鄉和豐收的向往,以及社會底層人士的無奈和困境。這首詩詞以其真實而深刻的表達,深深觸動著讀者的心靈,并引發對人生和社會現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