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 / 作者:姚合 |
蕭關路絕久,石堠亦為塵。
護塞空兵帳,和戎在使臣。
風沙去國遠,雨雪換衣頻。
若問涼州事,涼州多漢人。
|
|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解釋: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蕭關路已久封閉,石堡也被塵土覆蓋。
邊塞的軍隊空空蕩蕩,只有使臣與胡人交往。
風沙將國家隔絕遙遠,雨雪迫使人頻繁更換衣衫。
如果問及涼州的情況,涼州多是漢人的居住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邊塞的景象,描述了少府田中丞(官職)前往西蕃(古代對西域地區的稱呼)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邊塞的環境和氣候,表達了對使臣遠離家鄉、奔波邊疆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涼州地區的關切。
賞析:
1.描繪邊塞景象:詩中的"蕭關路絕久"和"石堠亦為塵"描繪了邊塞長期封閉、荒涼的狀態,蕭瑟的景象讓人感受到邊塞的荒涼和寂寥。
2.表達思鄉之情:詩中的"風沙去國遠,雨雪換衣頻"表達了使臣遠離家鄉,長時間在邊塞往來的艱辛和孤寂,雨雪換衣的描寫也顯示了邊境地帶惡劣的氣候條件。
3.關切涼州:詩中的"若問涼州事,涼州多漢人"表明詩人對涼州地區的關切,也暗示了涼州地區有許多漢人居住,與邊塞的胡人形成鮮明對比。
4.簡潔明快的語言:該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邊塞的景象和使臣的境遇,用詞簡練,意境清晰。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邊塞的環境和使臣的遭遇,表達了對遠離家鄉的思念之情和對邊境地區的關切。同時,詩中簡潔明快的語言也使整首詩具有較強的藝術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