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韋瑤校書赴越 / 作者:姚合 |
寄家臨禹穴,乘傳出秦關。
霜落橘滿地,潮來帆近山。
相門賓益貴,水國事多閑。
晨省高堂后,馀歡杯酒間。
|
|
送韋瑤校書赴越解釋: 《送韋瑤校書赴越》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姚合。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送別韋瑤,他是前往越國任校書的。詩人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情景,表達了對韋瑤的祝福和留戀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他對離別的思考和對越國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別離的情感和對越國的向往之情。以下是對每個詩句的解析:
1."寄家臨禹穴,乘傳出秦關。"
這兩句描述了韋瑤離開家鄉,離開禹穴(指家鄉的地方)乘坐快馬出關,踏上赴越國的旅程。"寄家"表示離別之際,"臨禹穴"表明了韋瑤離開故鄉,"乘傳出秦關"則暗示了他離開中原地區。
2."霜落橘滿地,潮來帆近山。"
這兩句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離別的凄涼之情。"霜落橘滿地"描繪了秋天的景象,橘子已經成熟且覆蓋了地面,意味著時間的流逝和別離的來臨。"潮來帆近山"則暗示了離別的場景,潮水涌動,船帆駛向遠方的山島,象征著韋瑤即將遠離故土。
3."相門賓益貴,水國事多閑。"
這兩句表達了韋瑤在越國的境遇和環境。"相門賓益貴"表示韋瑤在越國的地位高貴,得到尊重和待遇。"水國事多閑"則揭示了越國的水鄉環境和寧靜的生活狀態。
4."晨省高堂后,馀歡杯酒間。"
這兩句描繪了早晨的離別場景。"晨省高堂后"意味著離別時的早晨,"高堂"指的是離別的場所,可能是官方機關或者是韋瑤的住所。"馀歡杯酒間"則表達了在離別之際,還有一些僅剩的歡樂和杯酒,詩人以此表達對韋瑤的祝福和留戀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對離別的思考和對越國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