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棲真歸杭州天竺寺 / 作者:姚合 |
吏事日紛然,無因到佛前。
勞師相借問,知我亦通禪。
古寺杉松出,殘陽鐘磬連。
草庵盤石上,歸此是因緣。
|
|
送僧棲真歸杭州天竺寺解釋: 《送僧棲真歸杭州天竺寺》是唐代詩人姚合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吏事日紛然,無因到佛前。
勞師相借問,知我亦通禪。
古寺杉松出,殘陽鐘磬連。
草庵盤石上,歸此是因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送僧人歸去的情景。詩人身為官員,日常工作繁忙,無法抽出時間去拜佛。然而,他與這位僧人交談時,發(fā)現(xiàn)彼此對禪宗頗有了解。在送別僧人的過程中,詩人看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廟,杉樹和松樹從其中拔地而起,夕陽下的鐘聲和磬聲交織在一起。最后,他們來到僧人的小草庵,坐落在石頭上,詩人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緣所致。
賞析:
這首詩詞以平淡自然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禪宗的向往和對僧人的送別之情。詩人身為官員,身陷忙碌的吏事之中,無法親自前往佛前,但他通過與僧人的交談,彼此發(fā)現(xiàn)了對禪宗的共同理解和追求。這種共鳴使得詩人對僧人的離去感到惋惜,同時也讓他對禪宗的向往更加深刻。
詩中描繪的古寺景象,杉樹和松樹的出現(xiàn),以及夕陽下的鐘聲和磬聲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這些景物和聲音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詩人送別僧人的場景中,感受到了禪宗的力量和美好。
最后,詩人來到僧人的小草庵,庵落在堅硬的石頭上,象征著堅定和持久。詩人將這一切歸因于緣分,表達了他對緣分的認同和對禪宗信仰的堅定。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禪宗的向往和對僧人的送別之情,同時通過描繪寺廟景象和自然景物,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使讀者沉浸于禪宗的境界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