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山中友人 / 作者:姚合 |
昨秋今復春,役役是非身。
海上無歸路,城中作老人。
流年何處在,白日每朝新。
聞有長生術,將求未有因。
|
|
寄山中友人解釋: 《寄山中友人》是唐代詩人姚合所作,詩意描繪了詩人內心困惑和追求長生的思考。
詩中描述了作者經歷了秋天的離別,又迎來了春天的歸來。他感嘆著自己被世俗瑣事紛擾,無法擺脫其中的束縛,身心俱疲,仿佛已經變得像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作者思忖著時光流逝的無常,每個白天都帶來新的變化,但他卻無法找到自己的歸宿。最后,他聽說有長生之術存在,心生求索之意,卻又不知如何尋覓到此奇術。
這首詩采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迷茫。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生命運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追求。雖然詩詞簡短,卻傳達了深邃的哲思,帶給讀者一種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體悟。
詩句中的"昨秋今復春"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周期性變化,生命的不斷循環。"役役是非身"則表明作者被瑣事所困擾,身心疲憊。"海上無歸路,城中作老人"則是通過自然景物的比喻,強調了作者內心的無家歸宿感和對年華逝去的感嘆。
整首詩氛圍沉郁,思想深遠,反映了古人對生死和人生意義的思索。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長生之術的追求和對命運的反抗。整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對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對人生深層次問題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