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不出院僧 / 作者:姚合 |
不行門外地,齋戒得清真。
長食施來飯,深居鎖定身。
朝昏常傍佛,起坐省逢人。
非獨心常凈,衣無一點塵。
|
|
寄不出院僧解釋: 詩詞:《寄不出院僧》
朝代:唐代
作者:姚合
不行門外地,
齋戒得清真。
長食施來飯,
深居鎖定身。
朝昏常傍佛,
起坐省逢人。
非獨心常凈,
衣無一點塵。
中文譯文:
無法離開寺院的僧人,
持齋守戒使心靈純凈。
每日長食佛家施舍的飯食,
深居簡出,守護(hù)身心。
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常常在佛前,
起坐時省察自己,遇到人時心境平和。
不僅心靈常常清凈無塵,
連衣袍上也沒有一絲塵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寄不出院僧》描述了一位虔誠的佛門僧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內(nèi)心境界。詩人姚合通過細(xì)膩的描寫,展現(xiàn)了這位僧人的清凈和超脫。
詩的開頭,“不行門外地,齋戒得清真”,表明了僧人無意離開寺院,他堅守齋戒,保持內(nèi)心的純凈。他長期依靠佛家施舍的飯食為生,深居簡出,將自己與紛擾的塵世隔絕開來。
接下來的兩句,“朝昏常傍佛,起坐省逢人”,揭示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他在清晨和黃昏時常常靠近佛像,以此來尋求心靈的凈化和啟迪。同時,他在起坐時反省自己,對待遇到的人心懷平和。
最后兩句,“非獨心常凈,衣無一點塵”,強調(diào)了僧人內(nèi)心清凈的狀態(tài)。他的心境不僅是暫時的,而是常常如此。同時,詩人以衣袍無塵為象征,凸顯了僧人身心的潔凈。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一個虔誠修行的僧人的生活和內(nèi)心境界。詩中表現(xiàn)出了對清凈、超脫的追求,以及僧人自律、守戒的精神。通過對僧人的描寫,詩人傳達(dá)了一種追求內(nèi)心平靜與潔凈的理想境界,呼喚人們對于內(nèi)心的反省與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