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終南山傅山人 / 作者:姚合 |
七十未成事,終南蒼鬢翁。
老來詩興苦,貧去酒腸空。
蟠蟄身仍病,鵬摶力未通。
已無燒藥本,唯有著書功。
白馬時何晚,青龍歲欲終。
生涯枯葉下,家口亂云中。
潭靜魚驚水,天晴鶴唳風。
悲君還姓傅,獨不夢高宗。
|
|
贈終南山傅山人解釋: 《贈終南山傅山人》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姚合。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七十未成事,終南蒼鬢翁。
七十歲仍未實現志向,終南山上的白發(fā)老翁。
詩中的"七十未成事"表達了作者年過七旬,但依然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終南蒼鬢翁"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年老的容顏和蒼白的白發(fā)。
老來詩興苦,貧去酒腸空。
年老之后,寫詩的靈感變得困難,貧困之下,酒腸空虛。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晚年詩歌創(chuàng)作的困境和貧困所帶來的生活艱難。"老來詩興苦"意味著作者的創(chuàng)作激情難以振作,"貧去酒腸空"則揭示了作者生活貧困,無法享受酒宴的現狀。
蟠蟄身仍病,鵬摶力未通。
身體像蜷縮的蟄蟲一樣,依然疾病纏身;像長大的大鵬鳥一樣,力量還未得到發(fā)揮。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身體狀況和心境。"蟠蟄身仍病"描繪了作者身體的虛弱和疾病的折磨,"鵬摶力未通"則表明作者的才華和能力還未得到充分的施展。
已無燒藥本,唯有著書功。
已經沒有可以燒煮藥物的藥材了,只剩下著書立說的功績。
這句詩意味著作者無法再用藥物來治療自己的病痛,只能依靠著書立說的學問和成就來留下自己的印記。
白馬時何晚,青龍歲欲終。
白馬時光為何遲延,青龍歲月即將結束。
"白馬時何晚"指的是白馬時光的延遲,暗喻了作者的年齡已經老去;"青龍歲欲終"則表示青龍年即將結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終結。
生涯枯葉下,家口亂云中。
生活的經歷如同飄落的枯葉,家庭生活卻如同混亂的云團。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的生活狀態(tài)和家庭狀況。"生涯枯葉下"暗示了作者的人生經歷和歲月的消逝,"家口亂云中"則描繪了作者家庭的混亂和不安。
潭靜魚驚水,天晴鶴唳風。
湖泊寧靜時魚兒驚動水面,天空晴朗時鶴鳥高鳴風中。
這兩句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激蕩和不安。"潭靜魚驚水"和"天晴鶴唳風"都是以自然現象來象征作者內心的起伏和動蕩,反映了作者對自身處境的痛苦和不滿。
悲君還姓傅,獨不夢高宗。
可悲的是,我姓傅又回憶起高宗的事跡。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命運和身份的悲哀之情。"悲君還姓傅"意味著作者對自己的家族姓氏以及家族的歷史感到痛心,"獨不夢高宗"則表示作者夢想的高遠目標未能實現。
總體上,這首詩詞《贈終南山傅山人》描繪了作者晚年的困境、生活的艱難和內心的痛苦。詩中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隱喻了作者內心的波折和不安。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自身命運和家族歷史的無奈和悲哀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晚年心境的蒼涼和憂傷,喚起讀者對人生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