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書懷 / 作者:姚合 |
十年通籍入金門,自愧名微枉搢紳。
煉得丹砂疑不食,從茲白發日相親。
家山迢遞歸無路,杯酒稀疏病到身。
漢有馮唐唐有我,老為郎吏更何人。
|
|
偶然書懷解釋: 《偶然書懷》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姚合。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年通籍入金門,
自愧名微枉搢紳。
煉得丹砂疑不食,
從茲白發日相親。
家山迢遞歸無路,
杯酒稀疏病到身。
漢有馮唐唐有我,
老為郎吏更何人。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姚合的心境和感嘆。他在十年的官場生涯中,雖然榮升至通籍官并入金門,但他內心深感自己的名聲微薄,徒有虛名而已。他通過辛勤努力,像煉丹一樣追求進步,但他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懷疑,仿佛丹藥無法進食。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的頭發逐漸變白,使他更加親近白發的時光。他的家鄉山河迢迢,回歸的路途似乎無法找到。他喝酒的時候很少有人陪伴,而疾病也開始侵襲他的身體。雖然漢代有馮唐,唐代有我,但作為一個老去的官吏,他不禁感嘆,還有誰能在官場中保持不變。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姚合作為一個唐代官吏的內心困惑和感慨。他在官場中努力奮斗,但卻覺得自己的名聲微不足道。詩中的丹砂象征著他對事業的追求,但他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懷疑,認為自己的努力可能是徒勞的。白發的形象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老去,使他更加親近時間的流轉。他的家鄉山河迢迢,回歸的路似乎遙遠,表達了他對歸家的渴望和迷茫。詩中的孤獨和疾病也反映了他在官場中的困境和壓力。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對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物的敬仰,但他也在問自己,作為一個老去的官吏,還有誰能在官場中保持堅定和不變。
這首詩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官場生涯的反思。它表達了一種對功名利祿的懷疑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同時也呈現了一個官吏在歲月和境遇中的孤獨和無奈。整體上,這首詩詞富有思想性和感情色彩,是對唐代官場生活的一種真實寫照,也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歷史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