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竺寺殿前立石 / 作者:姚合 |
補天殘片女媧拋,撲落禪門壓地坳。
霹靂劃深龍舊攫,屈槃痕淺虎新抓。
苔黏月眼風挑剔,塵結云頭雨磕敲。
秋至莫言長矻立,春來自有薜蘿交。
|
|
天竺寺殿前立石解釋: 《天竺寺殿前立石》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姚合。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以及賞析:
中文譯文:
補天殘片女媧拋,
撲落禪門壓地坳。
霹靂劃深龍舊攫,
屈槃痕淺虎新抓。
苔黏月眼風挑剔,
塵結云頭雨磕敲。
秋至莫言長矻立,
春來自有薜蘿交。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天竺寺殿前的一塊立石,通過對立石的形象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對歲月變遷的思考。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意象的重復和對比,凸顯了自然界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和人類的微弱與短暫。
賞析:
詩的開篇以女媧補天的傳說作為隱喻,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無窮的創造力和力量的贊嘆。接著,詩人描繪了立石撲在禪門前的景象,暗示著自然界的力量壓迫著人類的生活。
接下來的兩句以龍和虎的形象來比喻立石上的劃痕,表達了歲月的磨礪和變遷對事物的影響,突顯了時間的無情和力量的不可抗拒。
下半部分的描寫通過苔蘚黏附在立石上、風雨的侵蝕和打擊,表現了時間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力量對事物的摧殘和改變。
最后兩句以秋和春的季節變化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順應和對生命力的贊美,也暗示了歲月更替中生命的延續和希望的存在。
整首詩以自然界的景象和力量為基調,通過描繪立石和自然現象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對自然界力量和生命力的贊美。這首詩的意境深邃,語言形象生動,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