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宣義池亭 / 作者:姚合 |
春入池亭好,風光暖更鮮。
尋芳行不困,逐勝坐還遷。
細草亂如發,幽禽鳴似弦。
苔文翻古篆,石色學秋天。
花落能漂酒,萍開解避船。
暫來還愈疾,久住合成仙。
迸筍支階起,垂藤壓樹偏。
此生應借看,自計買無錢。
|
|
題宣義池亭解釋: 《題宣義池亭》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姚合。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進入宣義池亭,美景更加鮮艷。尋找芬芳不感到疲倦,追逐勝景坐下又遷移。細小的草亂糟糟像頭發,幽靜的禽鳥鳴叫像琴弦。苔蘚上的紋路像古代篆書,石頭的顏色學習秋天。花兒凋落可以漂浮在酒中,浮萍開放解避船只。短暫停留卻愈發急迫,長久居住變成了仙人。新生的竹筍鉆出臺階,垂下的藤蔓壓彎了樹枝。這一生應該借著觀看,自認為沒有錢購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來臨時宣義池亭的美景。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景色的鮮艷多彩。詩中提到的尋芳、逐勝,以及細草亂如發、幽禽鳴似弦等描寫,展示了作者在池亭中追逐美景、感受自然的愉悅心情。苔文翻古篆、石色學秋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池亭中的古樸氛圍和秋天氣息的感知。
詩中的花落能漂酒、萍開解避船的意象,暗示了作者的閑適自在和舍棄塵世煩擾的心境。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一種幽默而自嘲的口吻,表達了生活的無奈和對物質財富的超脫。迸筍支階起、垂藤壓樹偏的描寫,象征著自然界的生機勃發和力量的垂直生長。最后兩句“此生應借看,自計買無錢”,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欣賞和領悟,而不是通過物質財富的獲取。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池亭的美景,同時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物質財富的超脫態度,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