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鄭駙馬林亭 / 作者:姚合 |
東園連宅起,勝事與心期。
幽洞自生藥,新篁迸入池。
密林行不盡,芳草坐難移。
石翠疑無質,鶯歌似有詞。
莎臺高出樹,蘚壁凈題詩。
我獨多來賞,九衢人不知。
|
|
題鄭駙馬林亭解釋: 《題鄭駙馬林亭》中文譯文:
東園連宅起,勝事與心期。
幽洞自生藥,新篁迸入池。
密林行不盡,芳草坐難移。
石翠疑無質,鶯歌似有詞。
莎臺高出樹,蘚壁凈題詩。
我獨多來賞,九衢人不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題詞在鄭駙馬的林亭。詩人通過描繪與林亭相連的東園,以及其中的勝景與詩人的心境的契合,表達對林亭環境的喜愛和珍視。
詩的第一句“東園連宅起,勝事與心期。”描繪了東園與宅子相連,形成一片美景。勝事與心期,表示詩人心中對于美景的期待和向往。
詩的第二句“幽洞自生藥,新篁迸入池。”描述了林亭中隱蔽的洞壑中自然生長的草藥,以及新生的竹子入侵池中。這些描寫增添了林亭的野趣和自然美。
詩的第三句“密林行不盡,芳草坐難移。”表現了林亭中樹木茂盛、森林蔚綠的景象,行走其中仿佛無盡,坐下后芳草的香氣又難以離去。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對自然美和寧靜之地的向往。
詩的第四句“石翠疑無質,鶯歌似有詞。”描述了樹上苔石青翠欲滴的景色,還有鶯鳥在林中歌唱,給人一種石頭有生命、鳥有言語的錯覺,強調了自然界的生機和靈性。
詩的第五句“莎臺高出樹,蘚壁凈題詩。”描繪了在鄭駙馬林亭中,莎草覆蓋的臺階高出樹梢,墻壁上的苔蘚凝結清潔,詩人在此處自然而然地產生題詩之意。
詩的最后兩句“我獨多來賞,九衢人不知。”表達了詩人獨自前來欣賞林亭風景之美,并且在林亭中能夠避開塵世紛擾,九衢人不知,形象地表達了幽靜和獨特的意境。
這首詩通過具體的描寫展示了鄭駙馬林亭的美景,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追求寧靜之心。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形象描繪和意象象征,使整首詩具有鮮明而生動的藝術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