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尉遲少卿郊居 / 作者:姚合 |
卿仕在關東,林居思不窮。
朝衣掛壁上,廄馬放田中。
隅坐唯禪子,隨行只藥童。
砌莎留宿露,庭竹出清風。
濃翠生苔點,辛香發桂叢。
蓮池伊水入,石徑遠山通。
愚者心還靜,高人跡自同。
無能相近住,終日羨鄰翁。
|
|
寄題尉遲少卿郊居解釋: 《寄題尉遲少卿郊居》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卿仕在關東,
林居思不窮。
朝衣掛壁上,
廄馬放田中。
隅坐唯禪子,
隨行只藥童。
砌莎留宿露,
庭竹出清風。
濃翠生苔點,
辛香發桂叢。
蓮池伊水入,
石徑遠山通。
愚者心還靜,
高人跡自同。
無能相近住,
終日羨鄰翁。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尉遲少卿在關東地區的郊外居所。尉遲少卿是一個高官,但他喜歡隱居在林中思考。他的朝服掛在墻上,馬駒放在田間。他經常獨自坐在僧人身旁,只與藥童為伴。臺階上的青苔沾滿了露水,庭院的竹子搖曳著清風。濃綠的樹葉上點綴著青苔,辛香的香氣從桂樹叢中散發出來。蓮池中的水流入了池塘,石徑通向遠處的山巒。愚者的心依然寧靜,高人的足跡與自然合為一體。即使無能者也羨慕鄰居的智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尉遲少卿的郊外生活場景,展現了他追求寧靜和與自然融合的心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墻上的青苔、庭院的竹子、蓮池的水和山巒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渴望與自然合為一體的愿望。
詩中還描繪了尉遲少卿與禪師和藥童的互動,暗示他追求內心的寧靜和修身養性。與禪師一起靜坐,與藥童一同行走,展示了他對精神和身體的雙重關注。
整首詩詞通過對尉遲少卿的生活環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高貴者隱居生活的向往和羨慕。作者認為愚者心能夠保持寧靜,與高人心境相通,即使無能也能夠羨慕高人的生活境界。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對人物心境的刻畫,展示了作者對隱居生活和與自然融合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智者的敬仰和羨慕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