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不疑上人院 / 作者:姚合 |
九經通大義,內典自應精。
簾冷連松影,苔深減履聲。
相逢幸此日,相失恐來生。
覺路何門去,師須引我行。
|
|
過不疑上人院解釋: 《過不疑上人院》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經通大義,
內典自應精。
簾冷連松影,
苔深減履聲。
相逢幸此日,
相失恐來生。
覺路何門去,
師須引我行。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求學修道的向往和追求。詩中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對于學習經典、尋求真理的追求和對于遇見良師的感激之情。同時,詩中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相逢和分別的思考,以及對于未來道路的迷茫和對良師指引的期待。
賞析:
1.第一句“九經通大義,內典自應精。”表達了作者對于學習經典的追求。九經是指儒家經典中的九部經書,作者希望通過學習這些經書,能夠通達其中蘊含的大義道理。
2.第二句“簾冷連松影,苔深減履聲。”通過描繪景物,表現了寂靜的景象。簾冷意味著寺院內院落的清冷,松影連綿,使得整個環境更加肅穆。苔深則減少了踏步的聲音,給人一種寧靜和靜謐的感覺。
3.第三句“相逢幸此日,相失恐來生。”表達了作者對于與良師相遇的幸運和對于分別的不舍之情。作者認為能夠在此時與良師相遇是一種幸福的事情,但又擔心在來生中會失去這樣的機緣。
4.最后兩句“覺路何門去,師須引我行。”表達了作者對于未來道路的迷茫和對于良師引導的期待。作者希望良師能夠引導自己找到正確的道路,指引自己前行。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學習、修道和師徒關系的思考和向往。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詩詞傳遞了一種平和而內斂的美感,使人感受到寧靜與追求的共鳴。同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對于學問和道德的重視,以及對于良師的敬仰和依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