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謝公亭 / 作者:姚合 |
行行方避夢,又到謝亭來。
舉世皆如此,伊余何處回。
竹鮮多透石,泉潔亦無苔。
坐與僧同語,誰能顧酒杯。
|
|
游謝公亭解釋: 《游謝公亭》是唐代詩人姚合所作,描述了詩人游歷過程中所見所感的景物和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行行方避夢,又到謝亭來。
一切事情都像夢一樣,我又來到了謝公亭。
舉世皆如此,伊余何處回。
世間的一切都如此,我該去何處呢?
竹鮮多透石,泉潔亦無苔。
竹子新鮮挺立,透過石頭看到了泉水,水清澈無苔。
坐與僧同語,誰能顧酒杯。
與僧人一起坐下交談,誰還會顧得上酒杯。
詩意和賞析:
《游謝公亭》以游歷謝公亭為背景,表達了詩人游歷的心境和觸動他心靈的景物。詩人在這首詩中提到自己行行方避夢,又來到謝亭,暗示了他對于行走旅途的感慨。他觀察到謝亭周圍的自然景色,竹子翠綠,透過石頭可以看到清澈的泉水,說明了這里的環境清幽優美。最后,詩人與僧人一起坐下交談,表明他心境寧靜,并強調了與人交談的重要性,讓人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意義。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游歷中的感慨和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同時也暗示了對人生內涵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對景物進行描繪,配以詩人的情感表達,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的觸動和思考,在寂靜的環境中,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