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張邯鄲莊 / 作者:姚合 |
客行長似病,煩熱束四肢。
到君讀書堂,忽若逢良醫。
堂前水交流,堂下樹交枝。
兩門延風涼,洗我昏濁肌。
與子還往熟,坐臥恣所宜。
時時相獻酬,文字當酒卮。
野飯具藜藿,永日亦不饑。
茍餐非其所,鲙炙為蒺藜。
時清士人閑,耕作唯文詞。
豈獨鄉里薦,當取四海知。
|
|
過張邯鄲莊解釋: 過張邯鄲莊
客行長似病,煩熱束四肢。
到君讀書堂,忽若逢良醫。
堂前水交流,堂下樹交枝。
兩門延風涼,洗我昏濁肌。
與子還往熟,坐臥恣所宜。
時時相獻酬,文字當酒卮。
野飯具藜藿,永日亦不饑。
茍餐非其所,鲙炙為蒺藜。
時清士人閑,耕作唯文詞。
豈獨鄉里薦,當取四海知。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經過張邯鄲的莊園
旅途中病癥漫長,煩熱束縛四肢。
來到你的書房,猶如遇到良醫。
書房前水悄悄交流,書房下樹悠悠交枝。
兩扇門吹來涼風,洗滌著我的昏沉之軀。
與你漸漸熟悉,坐臥隨心所欲。
時時彼此致榮,文字如酒器。
野飯用蒲葦和蓬草,整天也不覺饑餓。
如果吃不到合適的食物,蒺藜也能當作美味。
這個時代,清雅的士人悠閑自得,只耕種文字詩詞。
豈止在鄉里被推崇,應該讓四方聽聞。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田園詩,通過描述游客在路途中煩躁的狀態和他在張邯鄲莊園的經歷,表達了尋找知音和自由的愿望,以及清雅文人的生活態度和追求。詩中描繪了莊園的環境優美,水流聲、樹枝相互交融,清風洗滌著身體,給游客帶來了寧靜和舒適。作者與莊園主人成為好朋友,可以隨意坐臥,相互交流詩文,享受美酒。即使只有簡單的野飯,也能過上滿足的生活。詩的最后,作者認為這種美好的生活不僅僅適用于張邯鄲莊園,希望這種追求自由和清雅的生活態度能夠在更廣闊的地方傳播開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田園詩般的場景,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對比,表達了對自由、知音和清雅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病癥束縛四肢、書房前水交流、洗昏濁肌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在莊園中的歡愉和暢快。詩中還通過對食物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簡單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珍視。整首詩意境明快,韻律流暢,給人以歡愉和寧靜的感覺。同時,詩中也蘊含著對自由、知音和文化的渴望,表達了作者對清雅文人生活的追求和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