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靈泉寺 / 作者:姚合 |
偶尋靈跡去,幽徑入氳氛。
轉壑驚飛鳥,穿山踏亂云。
水從巖下落,溪向寺前分。
釋子游何處,空堂日漸曛。
|
|
過靈泉寺解釋: 《過靈泉寺》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偶然尋找靈跡而去,
走進了幽靜的小徑。
轉彎的山壑驚起飛鳥,
穿越山間踏亂云。
水從巖石下落,
溪水分流在寺院前。
僧人游蕩到何方去,
空蕩的大殿漸漸昏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姚合在一次偶然的尋訪中來到靈泉寺的情景。他跟隨著一條幽靜的小徑,穿越山谷和云霧,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他觀察到水從巖石下流淌,溪水在寺院前分成兩股。他也注意到寺廟內空蕩蕩的大殿漸漸昏暗,不知道僧人們去了哪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淡雅的語言描繪了詩人游覽靈泉寺的情景,展現了自然景色與寺廟氛圍的交融。詩人運用了寥寥數語,將自然景物與人文景觀相結合,展示了唐代山水詩的特色。
首句"我偶然尋找靈跡而去"表達了詩人的偶然心情,他并非有意而來,而是被靈跡吸引。接著描述了他進入幽徑,仿佛置身于一片幽靜的世界中。
接下來的兩句"轉彎的山壑驚起飛鳥,穿越山間踏亂云"通過描繪山壑和云霧的景象,強調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和恢弘,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震撼和激動。
"水從巖石下落,溪水在寺院前分成兩股"這兩句表現了自然景色的細膩之處,似乎將讀者帶入了現場。水的流動展示了自然的生命力,而溪水分流則暗示了詩人和寺院之間的某種隔閡。
最后兩句"僧人游蕩到何方去,空蕩的大殿漸漸昏暗"將焦點轉移到了寺廟和僧人身上。詩人觀察到寺廟內空蕩蕩的大殿,這里的靜謐與昏暗給人一種虛無與無常的感覺,暗示了人生的幻化和無常。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寺廟氛圍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示了唐代山水詩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