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雍陶秋夜訪宿 / 作者:姚合 |
曉立侍爐煙,夜歸蓬蓽眠。
露華明菊上,螢影滅燈前。
清漏和砧疊,棲禽與葉連。
高人來此宿,為似在山顛。
|
|
喜雍陶秋夜訪宿解釋: 《喜雍陶秋夜訪宿》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秋夜中的寧靜和美麗的景色,并借此來表達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高人的敬佩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早起立在火爐旁,夜歸蓬蓽上眠床。
露華明亮照菊花,螢火在燈前飛揚。
清澈的漏聲和木錘聲交織在一起,棲息的鳥兒和落葉相連。
高人們來到這里過夜,就像在山頂上一樣。
詩詞的詩意是通過描繪秋夜中的景色來展示寧靜、美麗、和諧的感覺。作者用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詞句,將清晨的寧靜和夜晚的美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火爐、菊花、螢火等物象很好地體現了秋夜的特點,給人一種寧靜、涼爽的感覺。詩中的漏聲和木錘聲、鳥鳴和落葉融為一體,形成一種和諧的音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敬佩之情。最后,作者描寫了高人們來此宿,仿佛置身于山顛之上,體現了對高人智慧和高尚品質的認同和崇敬。
整首詩詞以平淡、精練的語言表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對高人的仰慕之情。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秋夜的寧靜和美麗,同時也能從詩中感受到作者對高人智慧和品質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