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 作者:姚合 |
葩疊萼相重,燒欄復照空。
妍姿朝景里,醉艷晚煙中。
乍怪霞臨砌,還疑燭出籠。
繞行驚地赤,移坐覺衣紅。
殷麗開繁朵,香濃發(fā)幾叢。
裁綃樣豈似,染茜色寧同。
嫩畏人看損,鮮愁日炙融。
嬋娟涵宿露,爛熳抵春風。
縱賞襟情合,閑吟景思通。
客來歸盡懶,鶯戀語無窮。
萬物珍那比,千金買不充。
如今難更有,縱有在仙宮。
|
|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解釋: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是唐代詩人姚合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牡丹花的美麗與壯麗,借以抒發(fā)詩人對牡丹花的贊美之情。
詩中描繪了牡丹花的盛開景象:“葩疊萼相重,燒欄復照空。”牡丹花朵繁茂,花朵疊疊重重,如火焰燃燒,映照著空中的景色。在朝陽的照耀下,花朵的美麗與景色融為一體,“妍姿朝景里,醉艷晚煙中”。
接下來,詩人通過形容詞和比喻描繪了牡丹花的色彩與芬芳:“乍怪霞臨砌,還疑燭出籠。繞行驚地赤,移坐覺衣紅。”牡丹花的色彩鮮艷奪目,如同霞光灑在磚墻上,或者如同燭光從籠中蔓延出來。行走于花園之中,感受到美麗之處處,坐下來卻發(fā)現自己的衣衫也染上了牡丹花的紅色。這樣生動的描寫讓讀者能夠強烈地感受到牡丹花的美麗與紅艷。
詩中還出現了細膩的描寫,使得牡丹花更加立體感:“殷麗開繁朵,香濃發(fā)幾叢。裁綃樣豈似,染茜色寧同。”牡丹花盛開時,花瓣豐滿而鮮艷,花香彌漫著周圍的空氣。牡丹花的美麗無法用裁剪的綢緞相比,染上的紅色也無法與一般的紅色相同。這樣的描寫讓人對牡丹花的美麗有更為直觀的感受。
最后,詩人表達出牡丹花獨特的珍貴與稀有:“如今難更有,縱有在仙宮。萬物珍那比,千金買不充。”詩中暗示了牡丹花的珍貴程度,即使是在仙宮中也難以得到,無論其他珍貴的事物如何,都比不上牡丹花的價值。這樣的表達使得牡丹花的珍貴與美麗更加突出。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了牡丹花的盛開景象和美麗之處。它表達了詩人對牡丹花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珍貴之物的珍視與熱愛。這首詩詞韻味深長,意境和情感相得益彰,讀來令人心生賞識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