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新蟬寄李馀 / 作者:姚合 |
往年六月蟬應到,每到聞時骨欲驚。
今日槐花還似發,卻愁聽盡更無聲。
|
|
聞新蟬寄李馀解釋: 《聞新蟬寄李馀》是唐代詩人姚合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往年六月蟬應到,
每到聞時骨欲驚。
今日槐花還似發,
卻愁聽盡更無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六月時聽到蟬鳴的感受和對比。往年的六月,一聽到蟬鳴聲,總會讓人感到心神震撼。然而今天,雖然槐樹上的花兒依然盛開,但詩人卻感到憂愁,因為再也聽不到蟬鳴的聲音了。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蟬鳴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事物變遷的感慨。往年的六月,蟬鳴聲是詩人生活中的一種常態,每到這個時候,蟬鳴聲都會使他感到震撼和振奮。然而,現在的六月雖然槐花依然盛開,但蟬鳴聲卻再也聽不到了,這讓詩人感到憂愁和失落。
詩中的"往年六月蟬應到"表明蟬鳴是過去的記憶和習慣,"每到聞時骨欲驚"則表達了詩人對蟬鳴聲的震撼和感動。接著,詩人通過"今日槐花還似發"的描寫,將現實與過去進行對比,槐花象征著時光的流逝,盡管花依然盛開,但蟬鳴聲卻再也沒有了,這種對比讓詩人感到愁緒萬千。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事物變遷的思考,通過對蟬鳴聲的描寫和對比,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之情。同時,這首詩也引發了讀者對時間流逝和珍惜當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