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題 / 作者:姚合 |
年年九陌看春還,舊隱空勞夢寐間。
遲日逍遙蕓草長,圣朝清凈諫臣閑。
偶逢游客同傾酒,自有前騶恥見山。
道侶書來相責誚,朝朝欲報作何顏。
|
|
偶題解釋: 《偶題》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年年九陌看春還,
舊隱空勞夢寐間。
遲日逍遙蕓草長,
圣朝清凈諫臣閑。
偶逢游客同傾酒,
自有前騶恥見山。
道侶書來相責誚,
朝朝欲報作何顏。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姚合對時光流轉、社會變遷的感慨和自身處境的思考。作者觀察著每年九曲街道迎來春天的景象,但他的隱居之地已經變得荒涼,不再有人來往。他沉迷于夢境和寂寞之中,感到自己的隱居生活毫無價值。盡管如此,他仍然能夠享受在寧靜的日子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看著蕓草遲遲地生長,覺得這是一種幸福。然而,他也意識到自己的追求與當世的政治狀況格格不入,他是一個清凈的諫臣,但卻無人理會他的忠言。偶爾遇到一些游客,他們和他一起暢飲,但只有他自己深知曾經是帝王的御馬,對于這樣的降格自居感到羞愧。他的道侶寫信來責備他的隱居,他想回信回答,但每天都在猶豫,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一位隱士的思考和內心獨白,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命運和社會變遷的反思。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由、安寧和真實的向往,同時也反映出他對于時代的無奈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詩中的"年年九陌看春還"描繪了春天的到來,但同時也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變遷。"舊隱空勞夢寐間"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隱居生活的懷疑和無奈。"遲日逍遙蕓草長"展示了作者在寧靜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對于自然的欣賞和感受。"圣朝清凈諫臣閑"揭示了作者作為一位清凈的諫臣對于政治現實的無奈和不被理解的苦悶。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對比來表達隱士的心境,以此反映出作者對于個人命運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