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第題青龍寺僧房 / 作者:韋莊 |
千蹄萬轂一枝芳,要路無媒果自傷。
題柱未期歸蜀國,曳裾何處謁吳王。
馬嘶春陌金羈鬧,鳥睡花林繡羽香。
酒薄恨濃消不得,卻將惆悵問支郎。
|
|
下第題青龍寺僧房解釋: 《下第題青龍寺僧房》是唐代詩人韋莊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該詩描述了作者下第后的失落心情和對未來的迷茫。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千蹄萬轂一枝芳,
馬車嘈雜卻無人問我佳妙的心情。
題寫的柱子還沒有能給我回歸蜀國的機會,
我曾經(jīng)紛擾地拖著長袍,
尋訪著何處可以面見吳王。
馬嘶聲在春日的道路上響起,
金羈帶鬧騰不已。
鳥兒在花林中入睡,
花枝上散發(fā)出繡羽般的香氣。
酒雖然淡,
但愁苦卻濃重難消散。
我只能用惆悵的心情問支郎。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深深的失落和迷茫。詩人在描述自己下第后,感嘆自己的才華無人賞識,孤獨地走在街頭,沒有人問及他內(nèi)心的憂傷。詩中還寫到自己未曾實現(xiàn)歸蜀的夢想,只能曳裾尋求面見吳王的機會。詩人通過描寫馬嘶春陌和鳥睡花林等景物,進一步凸顯了自己的孤獨和心境。最后,詩人以酒薄恨濃、惆悵問支郎來表達自己心中的苦悶和無奈。
整首詩以短小精悍的詞句,以及對春天景物的描繪,展現(xiàn)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憂傷與迷茫。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摹,詩人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既抒發(fā)了對人生的痛苦和無奈,又表達了對美好的追求和對未來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