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搗練篇 / 作者:韋莊 |
月華吐艷明燭燭,青樓婦唱搗衣曲。
白袷絲光織魚目,菱花綬帶鴛鴦簇。
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搗寒玉。
樓蘭欲寄在何鄉,憑人與系征鴻足。
|
|
搗練篇解釋: 搗練篇
月華吐艷明燭燭,
青樓婦唱搗衣曲。
白袷絲光織魚目,
菱花綬帶鴛鴦簇。
臨風縹緲疊秋雪,
月下丁冬搗寒玉。
樓蘭欲寄在何鄉,
憑人與系征鴻足。
中文譯文:《搗練篇》
明亮的月光如燭光一樣散發出光彩,
青樓的女子唱起了搗衣曲。
純白的錦緞上閃爍魚鱗的光芒,
菱花圖案的綬帶上鴛鴦成雙。
在風中,如云如霧,如秋雪飄舞,
月下丁冬按搗著寒冷的玉。
樓蘭之國打算托付給哪個地方,
只能憑借旅人來傳遞消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一個婦女搗衣歌謠的場景,展現了唐代時期青樓女子的生活情境。通過細膩的描寫,韋莊成功地表達了情感和意境,并在表面上描繪了一個平淡的場景背后所包含的深刻含義。
詩中,月光的明亮吐艷如同照明的蠟燭,與搗衣曲的歌聲形成了明亮而動聽的畫面。白袷絲光上織著魚鱗,菱花綬帶上嵌著鴛鴦對,表現出細膩的工藝與高貴的品味。詩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作者對樓蘭之國的思念和寄托。樓蘭是一個遙遠神秘的地方,通過將寄托和傳遞的責任交給旅人,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期許和希望。
整首詩以明亮的形象、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融合在一起,展現了詩人對美的敏銳感覺和對未來的暢想。通過細膩抒發促使這首詩不僅僅只是描述青樓女子搗衣的場景,而是寄托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情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