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早行 / 作者:韋莊 |
上馬蕭蕭襟袖涼,路穿禾黍繞宮墻。
半山殘月露華冷,一岸野風蓮萼香。
煙外驛樓紅隱隱,渚邊云樹暗蒼蒼。
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
|
秋日早行解釋: 《秋日早行》是唐代詩人韋莊的作品。這首詩以描寫秋日早晨出行的景象為起點,展現了作者眼中的秋日風景和行者的內心感受。
詩中描述了早晨上馬時的清冷感受:“上馬蕭蕭襟袖涼”,行者出發時的衣襟和袖子因為清晨的涼意而感到蕭瑟。接著描繪了禾黍叢中蜿蜒而行的路,“路穿禾黍繞宮墻”,展示了豐收的秋天和宮墻之間的情景。
第三句寫到山半高時出現的殘月和寒露,寒冷透出蓮花的清香:“半山殘月露華冷,一岸野風蓮萼香”。殘月露出、山風吹過,給人以清寒之感,而野風帶來的蓮花香味則使人感到清新怡人。
接下來,詩人在第四句意境轉換,用“煙外驛樓紅隱隱,渚邊云樹暗蒼蒼。”來表達詩人最終的情感。這里描述了煙中隱約可見的驛樓和岸邊隱約可見的云和樹,給人以凝重和黯淡之感。
最后兩句寫到行者內心的熱情和感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即使是獨自行走,行者內心仍然激情澎湃,速度快如兔子奔跑,眼中的風景流過而不曾停留。
總結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清晨的秋日風景和行者心情的變化,展現了秋天的涼爽感和行者內心的熱情,既有靜謐的感受,又有激情的向前。整首詩以冷暖交替的景觀和行者內心的激蕩感受塑造了一種富有詩意的秋日景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