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裴端公郊居 / 作者:韋莊 |
暫隨紅旆佐藩方,高跡終期臥故鄉。
已近水聲開澗戶,更侵山色架書堂。
蒲生岸腳青刀利,柳拂波心綠帶長。
莫奪野人樵牧興,白云不識繡衣郎。
|
|
題裴端公郊居解釋: 題裴端公郊居
暫隨紅旆佐藩方,
高跡終期臥故鄉。
已近水聲開澗戶,
更侵山色架書堂。
蒲生岸腳青刀利,
柳拂波心綠帶長。
莫奪野人樵牧興,
白云不識繡衣郎。
中文譯文:
題裴端公的郊居
暫時跟隨紅旗輔佐在郡守方面,
高尚的品質最終將要長眠在故鄉。
已經近了水流的聲音,開啟了山澗的門戶,
更加侵蝕了山色,搭建起書堂。
蒲草在岸邊的腳根,青青利刃,
柳枝拂過水波,綠得像一條長長的帶子。
不要奪取野人的樵牧之興,
白云不認識繡衣的郎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韋莊題詩裴端公的郊居。裴端公是詩人韋莊的朋友,他擔任過出使的職務,也曾在地方任職。詩中表達了對裴端公的欽佩和自己對鄉村的向往之情。
詩人以自己暫跟隨紅旗,佐藩方的經歷開頭,說明自己曾在朝廷任職,有過輔佐國家的經歷,但是他高尚的品質最終將長眠在故鄉,這里流露出一種對朝廷職位的不重視和對鄉村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裴端公的居所,水聲已經進入到了他家的院子里,山色也入侵了他的書房。這兩句描述出了裴端公的居所處在與自然環境緊密相連的場所,清幽宜人,有一種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
詩的最后兩句點到了自己的心聲,不要奪取野人樵牧的興致,白云不會認得繡衣郎,表達了對于獨立自由的野人生活的渴望,以及對于過于華麗的生活和名利的不屑。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朝廷官職的不重視,對鄉村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于自由獨立的野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過描寫裴端公的郊居和自己的內心感受,突出了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獨立自由生活的價值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