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中作 / 作者:韋莊 |
千重煙樹萬重波,因便何妨吊汨羅。
楚地不知秦地亂,南人空怪北人多。
臣心未肯教遷鼎,天道還應欲止戈。
否去泰來終可待,夜寒休唱飯牛歌。
|
|
湘中作解釋: 《湘中作》
千重煙樹萬重波,
因便何妨吊汨羅。
楚地不知秦地亂,
南人空怪北人多。
臣心未肯教遷鼎,
天道還應欲止戈。
否去泰來終可待,
夜寒休唱飯牛歌。
【中文譯文】
湘江中的煙霧彌漫,波浪層疊不斷,
何妨以此悼念汨羅。
楚地的人們不了解秦地的混亂,
南方人們卻滿懷疑惑北方為什么那么多戰爭。
我心中不愿意做出遷鼎之舉,
而天道也應該停止戰亂。
否去泰來,終究存在著希望,
在這寒夜中,停止歌唱飯牛的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湘江為背景,抒發了作者對亂世之苦的思考和對安寧時光向往的情感。詩人通過描述煙樹和波浪的景象,呈現了湘江的壯麗景色,同時也暗喻了時局的動蕩和戰火的蔓延。在這亂世之中,楚地的人不了解秦地的情況,南方人對北方的戰亂感到困惑。詩人表達了自己不愿再觸動戰爭的心情,并呼吁天道停止戰亂,回歸和平。最后兩句以“否去泰來”表達了希望和憧憬,描繪了停止戰亂后的寧靜與安寧的場景,以夜寒喚醒人們,讓他們停止唱飯牛的歌,即停止參與戰爭。整首詩情思深沉,抒發了詩人對亂世之苦的苦悶和對和平安寧的向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