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綏州作 / 作者:韋莊 |
雕陰無樹水難流,雉堞連云古帝州。
帶雨晚駝鳴遠戍,望鄉孤客倚高樓。
明妃去日花應笑,蔡琰歸時鬢已秋。
一曲單于暮烽起,扶蘇城上月如鉤。
|
|
綏州作解釋: 《綏州作》是唐代文學家韋莊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綏州作
雕陰無樹水難流,
雉堞連云古帝州。
帶雨晚駝鳴遠戍,
望鄉孤客倚高樓。
明妃去日花應笑,
蔡琰歸時鬢已秋。
一曲單于暮烽起,
扶蘇城上月如鉤。
詩詞中的“綏州”指的是現在的綏化市,位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交界處。詩的開頭是在描寫一個沒有樹木遮陰的地方,水流也受到了阻礙,給人一種干旱的感覺。描述了城墻上的雉堞和蒼老的帝都。接下來,詩中描繪了帶雨晚上駝鈴聲響傳到遠方的戍樓,一位思念家鄉的旅客倚在高樓上眺望。然后,詩人以明妃和蔡琰的形象來表達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明妃的離去和蔡琰歸來的時候,不禁讓人感慨歲月無情。最后,描繪了扶蘇城上暮烽起,城頭上的月亮彎彎如鉤,給人一種蕭瑟的景象。
這首詩通過對綏州的描寫以及對明妃和蔡琰的敘述,抒發了詩人對家鄉、對歲月流轉的思念和感慨之情。詩人通過描繪無樹遮陰的環境以及雉堞和古帝州的描述,營造了一種寂寥凄涼的氛圍。而在描繪望鄉孤客和明妃、蔡琰兩段時,詩中透露出對家鄉和歲月變遷的思念之情。整首詩字字珠璣,直抒胸臆,尤其是最后一句“扶蘇城上月如鉤”,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出一種深沉的詩意,給人以回味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