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宮中三臺二首 / 作者:王建 |
魚藻池邊射鴨,芙蓉園里看花。
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紅鸞扇遮。
池北池南草綠,殿前殿后花紅。
天子千年萬歲,未央明月清風。
|
|
雜曲歌辭·宮中三臺二首解釋: 譯文:
在宮中的三座臺上和兩首詩中
魚藻池邊射鴨,
芙蓉園里觀賞花。
太陽的光芒照耀下,紅花的顏色與柘樹袍相似,
沒有紅鸞宛轉的扇子來遮擋。
池子的北邊和南邊都是綠草,
殿前和殿后都開滿了紅花。
天子萬歲,持續千年,
未央明月和清風。
詩意:這首詩以豐富的宮廷景色為背景,描繪了宮中的風景和皇帝的永恒統治。作者用簡單而優美的語言描述宮中的魚池和芙蓉園,以及紅花的盛開。他提到了太陽的光芒照耀下紅花的顏色和柘樹袍相似,但沒有紅鸞宛轉的扇子來遮擋。這可能是對皇帝權力的暗示,紅鸞是傳說中帝王的扇子,它象征著皇帝的統治與權威。池子的北邊和南邊都是綠草,殿前和殿后都開滿了紅花,展示了宮廷的繁榮與美景。最后,詩中提到天子的萬歲,表示皇帝的統治必將持續千年,而未央明月和清風則象征著永恒和祝福。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唐代宮廷的景色,通過描繪花朵和景致,表達了皇帝的榮耀和統治的穩定性。作者通過運用對比,例如紅花和柘袍、紅鸞和扇子的對比,加深了對皇帝身份與權力的暗示。此外,詩中還使用了對稱的描寫,例如池北和池南的草綠、殿前和殿后的花紅,展示了宮廷景色的壯麗。最后,通過提及天子的萬歲、未央明月和清風,詩中傳遞了對皇帝統治的祝福和持久性的表達。整體上,這首詩通過簡練優美的語言和形象描寫,展示了唐朝宮廷的美景和皇帝的統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