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行 / 作者:王建 |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壟年年無舊道,車徒散行入衰草。
牧兒驅牛下冢頭,畏有家人來灑掃。
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
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
但看壟上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
|
|
寒食行解釋: 《寒食行》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食節的景象,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了紀念九世的君主介子推在黃泉之中無飯而餓死,高祖劉邦下令三月初三為寒食節,不許生火,百姓只能食冷食,而逢此節日,眾多人民紛紛出遠門行走,以象征祭奠過往的先人。
王建以寒食節為背景,描繪了鄉村的景象。詩中寫到,每個家庭都出來,老人們留在家中觀看,年輕人紛紛出門行走。古時候的道路已經變得模糊不清,車輛稀少,人們步行進入了衰敗的草地。詩中描寫了一位牧童趕著牛在墳頭下駛,擔心有人家來掃墓。遠離故鄉的人無法在水頭祭祀親人,只能帶著思鄉之情向家鄉的方向跪拜。這個節日沒有火焰燃燒紙錢,無法通過燃燒紙錢來祭祀祖先。詩中還描述了看到墳頭上沒有新土的情景,白骨無主。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傷感和寂寞的特殊節日的景象。王建通過描述鄉村中的農民和他們對祖先的思念,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之情。詩中的景象讓人感到凄涼,死者的靈魂無法得到應有的祭祀和悼念,使人們更加思念故鄉和親人。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悲愴之情和對人生離別的思考,表達了對生者和死者之間的聯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