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鄭權尚書南海 / 作者:王建 |
七郡雙旌貴,人皆不憶回。
戍頭龍腦鋪,關口象牙堆。
敕設薰爐出,蠻辭咒節開。
市喧山賊破,金賤海船來。
白氎家家織,紅蕉處處栽。
已將身報國,莫起望鄉臺。
|
|
送鄭權尚書南海解釋: 詩詞:《送鄭權尚書南海》
七郡雙旌貴,人皆不憶回。
戍頭龍腦鋪,關口象牙堆。
敕設薰爐出,蠻辭咒節開。
市喧山賊破,金賤海船來。
白氎家家織,紅蕉處處栽。
已將身報國,莫起望鄉臺。
中文譯文:
七個郡的旗幟高懸,人們都忘記了回去。
城頭上擺放著龍腦鋪,關口處堆滿了象牙。
皇帝下令熏香爐啟動,蠻族祝福節日開啟。
市場繁忙,山賊已被擊敗,黃金貶值,海船航行而來。
家家戶戶織著白色絲綢,各地種植紅蕉。
我已經將自己奉獻給國家,不要再追望故鄉的臺階。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王建創作的《送鄭權尚書南海》。詩中以描繪南方邊疆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忠誠報國的思考和對遠離家鄉的痛苦之情。
詩中提到的七個郡指的是南方邊疆地區,這里的官員身份尊貴,但他們卻很少有人回到故鄉。詩中描述了戍邊的壯麗景象,城頭上擺放著龍腦鋪(一種裝飾品),關口處堆滿了象牙(象征貴重)。蠻族的節日被稱為咒節,他們的祝福和慶祝活動使得城市更加繁忙。
在戰亂中,山賊被擊敗,黃金貶值,海船來往頻繁,市場充滿喧囂。詩中還描繪了南方的白氎絲織品和紅蕉樹的分布,展示了南方的富饒景象。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遠離家鄉的痛苦之情。詩人已將自己奉獻給國家,不再留戀望鄉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對比,展示了南方邊疆的繁榮和壯麗景象。詩人以自己的視角,抒發了對國家的忠誠之情和對離鄉之苦的思念之情。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如七郡雙旌、龍腦鋪、象牙堆等,使得整首詩具有生動感和感染力。同時,通過對南方的物產和繁榮景象的描繪,展示了南方邊疆的富饒和繁榮。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自己的奉獻和無怨無悔的精神,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通過對南方邊疆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忠誠報國的情感和對家鄉的深情厚意。
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景象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唐代士人的忠誠精神和對國家和家鄉的深情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