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于汝錫游降圣觀 / 作者:王建 |
秦時桃樹滿山坡,騎鹿先生降大羅。
路盡溪頭逢地少,門連內里見天多。
荒泉壞簡朱砂暗,古塔殘經篆字訛。
聞說開元齋醮日,曉移行漏帝親過。
|
|
同于汝錫游降圣觀解釋: 這首詩詞是王建在唐代創作的《同于汝錫游降圣觀》。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秦時桃樹滿山坡,
騎鹿先生降大羅。
路盡溪頭逢地少,
門連內里見天多。
荒泉壞簡朱砂暗,
古塔殘經篆字訛。
聞說開元齋醮日,
曉移行漏帝親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古代景色,以及在這個景色中體現出的信仰和神秘感。詩中提到的"同于汝錫游降圣觀"是指與汝錫一同游覽和參拜圣觀。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文遺跡,表達了對神圣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秦時的桃樹滿山坡為開篇,給人一種春天的景象。"騎鹿先生降大羅"表現了一種神秘的場景,似乎是一個神仙下凡的形象。接著詩人描述了一條小路,途中地勢漸漸稀少,逐漸通向一座圣觀。這里的"內里見天多"表明這個圣觀是高聳入云的,充滿了宗教和神秘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一些破敗的景象,如荒泉壞簡、朱砂暗、古塔殘經、篆字訛。這些景象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以及文物的衰落和遺失。然而,詩人在最后兩句中提到了"開元齋醮日",以及"曉移行漏帝親過",暗示著這個圣觀依然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意義。"開元齋醮日"是指皇帝進行盛大祭祀儀式的日子,"曉移行漏帝親過"則表明皇帝親自到訪這個圣觀。
整首詩詞通過描述自然景色和人文遺跡,展現了對神圣和信仰的敬畏之情。通過描繪破敗和衰落的景象,與皇帝親臨的場景相對照,表達了歲月更迭中人事和文物的無常,以及宗教信仰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詩中運用了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給人一種深沉和神秘的感覺,同時也展示了王建作為唐代文人的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