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唐大夫罷節歸山 / 作者:王建 |
年少平戎老學仙,表求骸骨乞生全。
不堪腰下懸金印,已向云西寄玉田。
旄節抱歸官路上,公卿送到國門前。
人間雞犬同時去,遙聽笙歌隔水煙。
|
|
送唐大夫罷節歸山解釋: 《送唐大夫罷節歸山》是王建創作的一首唐詩。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年少時曾平戎事,老去后學道成仙?,F在我表達了對我的骸骨和生命的全新期望。不再需要那懸掛在腰間的金印,我已經將它寄往了遠方的玉田。搖旗夾在歸官的路上,公卿們將我送到國門前。我與人間的雞犬一同離去,只聽到那隔水煙中傳來的笙歌的聲音。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建在唐代表達了一種自我追求和自我解脫的情感。詩中描繪了一個年輕人從事軍事工作到成為道士的經歷,表達了他渴望擺脫塵世的欲望。他愿意放棄自己的權力和地位,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述他“佩掛金印”的過去和將金印送往玉田的現在,展現了他從物質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轉變。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展示了主人公從世俗的職務轉變為尋求道德莊嚴的生活的過程。通過表達舍棄金印和遠離世俗的愿望,詩中傳達了主人公對于內心自由和精神解脫的追求。整首詩起承轉合,情感變化豐富,表現了人生道路上的轉折和向內心追求的發展。通過對比主人公走過的人間和即將邁入的山中的景象,詩中繪制出一幅美麗而壯麗的圖景,給人一種寧靜和超脫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