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司空神童 / 作者:王建 |
杏花壇上授書時,不廢中庭趁蝶飛。
暗寫五經收部秩,初年七歲著衫衣。
秋堂白發先生別,古巷青襟舊伴歸。
獨向鳳城持薦表,萬人叢里有光輝。
|
|
送司空神童解釋: 《送司空神童》是唐代王建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杏花壇上授書時,
不廢中庭趁蝶飛。
暗寫五經收部秩,
初年七歲著衫衣。
秋堂白發先生別,
古巷青襟舊伴歸。
獨向鳳城持薦表,
萬人叢里有光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神童的情景,他在杏花壇上接受教書的時候,不忘抓住機會追逐蝴蝶。他暗自抄寫五經,整理書籍,并在七歲時穿上衣袍。秋天,他與白發先生告別,回到古巷與青年朋友們團聚。他獨自去鳳城呈上薦表,站在眾人之中閃耀光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神童的形象和他的成長歷程。首先,描述了他在杏花壇上授書的情景,表現出他對學習的熱愛和專注。接著,描繪了他在年幼時就開始研讀五經,展示了他的聰明才智和對學問的追求。他穿上衣袍,意味著他已經步入成年,象征成長和責任。在秋天,他與白發的老師分別,回到古巷與青年朋友們相聚,展現了他在學問上的成就和與同齡人的交流。最后,他獨自前往鳳城遞交薦表,閃耀光輝,顯示出他的才華和前途的無限可能。
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神童的成長和成就,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神童的贊美和敬佩之情。通過描繪神童的經歷和奮斗,表達了對優秀人才的崇敬和對學問的推崇,激勵讀者追求知識和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