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郊再用韻賦三解 / 作者:吳潛 |
山朋水友訊頻收,怪我明農事轉悠。
南墅麋猿專一壑,東溪島鶩據三洲。
人閒顛倒舟移夜,客里凄涼坐閱秋。
六十余翁何所戀,金雞赦了可歸不。
|
|
出郊再用韻賦三解解釋: 《出郊再用韻賦三解》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朋水友訊頻收,
怪我明農事轉悠。
南墅麋猿專一壑,
東溪島鶩據三洲。
人閒顛倒舟移夜,
客里凄涼坐閱秋。
六十余翁何所戀,
金雞赦了可歸不。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郊外游覽時的感受和思考。作者與山川相伴,水鄉為友,頻繁接收到自然界的信息。他感嘆自己明明是個務農的人,為何總是忙碌不休。在南墅中,麋猿專屬于壑谷,東溪上的小島則被野鶩占據。在人們閑暇時,舟船翻倒,夜晚移動;在客人中,凄涼的氣氛中靜坐,閱讀秋天的景色。作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他熱衷于什么呢?即使金雞放赦,也不想回家嗎?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川、水鄉和動物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山朋水友、南墅麋猿、東溪島鶩等形象的運用,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作者以自然景物為對比,反思自己忙碌的農事生活,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詩中的舟船顛倒、夜晚移動,以及客人的凄涼坐閱,傳達了一種孤獨和思索的氛圍。最后,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六十多歲的他,究竟追求什么?即使有機會回家,也不一定愿意離開這種生活狀態。這種思考引發了讀者對生命意義、追求和人生選擇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同時也引發了對人生意義和選擇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詩人成功地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