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史司直韻五首 / 作者:吳潛 |
滕翁只道老非才,不料窮冬雪壯哉。
擬撥寒蔬尋早韭,試尋玉樹索寒梅。
孤汀錯認鶿為鷺,四野偏宜牟與來。
聞說廣鞮西北走,將軍已自播州回。
|
|
和史司直韻五首解釋: 《和史司直韻五首》是宋代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滕翁只道老非才,
不料窮冬雪壯哉。
擬撥寒蔬尋早韭,
試尋玉樹索寒梅。
孤汀錯認鶿為鷺,
四野偏宜牟與來。
聞說廣鞮西北走,
將軍已自播州回。
【中文譯文】
滕翁認為自己年老無才,未料到在寒冬中卻有壯麗的雪景。他試圖挖掘寒天中的蔬菜,尋找早熟的韭菜,也試圖尋找玉樹上的寒梅。
孤立的汀岸上,滕翁錯把一只鷺鳥當成了鷺鷥,四周的野地似乎更適合養牛和養羊。聽說廣鞮(一種布料)在西北地區很有市場,他的將軍早已從播州返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冬天的景色和滕翁的生活情景為主線,表達了滕翁不顧年老和才能不足,依然努力生活的精神。他在冰天雪地中尋找早春的跡象,試圖在寒冷的環境中找到生機和希望。然而,他卻將一只鷺鳥誤認為鷺鷥,這反映出他對周圍環境的陌生和孤立感。
詩中的廣鞮和將軍的歸來,暗示著滕翁的生活與外界的聯系。廣鞮是一種布料,說明滕翁留意到了市場的流行趨勢,而將軍的歸來則表明他的生活和社會聯系緊密。這些細節揭示了滕翁的生活經歷和他與社會的互動,也展示了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未來的期望。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自然的描寫展現了滕翁堅韌不拔的品格和對生活的熱愛。通過描繪冬天的寒冷和雪景,以及滕翁在艱難環境中的努力,詩詞傳遞出了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對生命的執著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