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 / 作者:吳潛 |
工夫全在放時收,鷂過新羅路太悠。
世網愛河千渤泡,人寰苦海一浮洲。
要知坐臥并行住,只在春冬與夏秋。
昨日亭前柏樹子,分明說法聽聞不。
|
|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解釋: 詩詞:《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
譯文:
再次運用出郊詩韻,仿佛延慶老三首,
工夫全在放時收,鷂鳥越過新羅路太悠。
世間紛紜如河渤,人世間的痛苦如苦海,而唯有一座浮洲。
明白了坐臥和行住的真諦,只在春天和冬天,以及夏天和秋天。
昨天在亭前,柏樹的子葉,明明說了法則,卻聽不懂。
詩意:
這首詩詞以出郊游玩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界和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通過寫出鷂鳥自由自在地飛越新羅路,描述了人們在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環境中的工夫。然而,盡管世間紛紛擾擾,人們在痛苦和困境中徘徊,卻能在一座浮洲上找到片刻寧靜和安慰。
詩中指出,真正的體驗和領悟生命的意義在于明白坐臥與行住的道理,即在不同的季節和時節中都能領悟生命的真諦。最后,作者提及昨天亭前的柏樹子葉,暗示著有人曾經傳授給他生活的智慧和法則,然而他卻未能完全理解。
賞析: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境深遠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整首詩以景物描寫和對比手法為主,通過描述鷂鳥飛越、世間紛紛擾擾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在繁忙和困惑中尋求寧靜和心靈的歸屬。
詩中所言的坐臥并行住,春冬與夏秋,寓意著人們應當在生活的不同階段和變化中,都能領悟到生命的真諦。最后一句提及的柏樹子葉則給人一種思考的啟示,即有時我們可能聽到智者的教誨,但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其含義,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領悟。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鮮明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境界和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于自身生活與人生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