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同官會碧沚用出郊韻三首 / 作者:吳潛 |
萬頃蟾光浩不收,花汀竹嶼思悠悠。
黃公所隱知何地,賀監(jiān)宜歸乞此洲。
良夜最佳惟午夜,今秋偏好是中秋。
舉杯酒露月同吸,仰面青天可問不。
|
|
聞同官會碧沚用出郊韻三首解釋: 《聞同官會碧沚用出郊韻三首》是宋代吳潛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中出現(xiàn)了"萬頃蟾光浩不收,花汀竹嶼思悠悠"的描寫,通過蟾光的廣袤、花汀和竹嶼的幽靜,展示了夜晚的寧靜和廣闊,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與恬靜。這種寧靜的氛圍引出了詩人對于人事的思索。"黃公所隱知何地,賀監(jiān)宜歸乞此洲",表達了詩人對黃公隱居之地的好奇和向往,以及對賀監(jiān)回歸的期盼。
詩詞中的"良夜最佳惟午夜,今秋偏好是中秋"表達了詩人對午夜的鐘愛,認為這是一個最美好的時刻。而"今秋偏好是中秋"則表達了詩人對于中秋節(jié)的喜愛和重視。這些描寫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于時間和節(jié)日的敏感和獨特感受。
在詩詞的結尾,詩人提到了"舉杯酒露月同吸,仰面青天可問不",通過描繪舉杯共飲、仰望青天,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與人生的親近和對于人生的諸多疑問與探索。這種對于人生的思考和質問,使詩詞具有一種哲理性和思想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和人文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于時間、節(jié)日和人生意義的敏感和思索。詩詞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相結合,給人以深邃的詩意和思考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