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丁丞相 / 作者:吳潛 |
夷狄為陰中國陽,豈容羊犬更鴟張。
捷書一紙來從廣,凱奏連旗至自揚。
盡瘁元臣食放箸,偷安老守寢凝香。
但憐此土非吾土,歲晚天寒憶故鄉。
|
|
和丁丞相解釋: 《和丁丞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這首詩詞通過抒發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現狀的不滿和對國家前途的期盼。
詩詞中的第一句“夷狄為陰中國陽,豈容羊犬更鴟張”,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局勢的憂慮。夷狄代表外來勢力,陰指的是陰險、邪惡的意思,中國則代表著正統的中土之國。作者通過這句話暗示,外族的入侵和腐敗勢力的侵蝕正在使得國家的陽光之地變得陰暗,這是不容忍的。
接下來的一句“捷書一紙來從廣,凱奏連旗至自揚”,描述了喜訊傳來的情景。捷書指的是傳遞喜訊的文書,廣則代表廣州,這句話意味著傳來了勝利的消息。凱奏連旗至自揚,描繪了舉國歡慶的盛況,表示喜訊將傳遍全國,喜悅之情無法自禁。
詩詞中的第三句“盡瘁元臣食放箸,偷安老守寢凝香”,表現了作者對忠誠的臣子的贊揚。盡瘁元臣食放箸,意味著忠誠的臣子為國家竭盡全力,甚至連吃飯都不舍得放下筷子。偷安老守寢凝香,描述了忠臣不追求功名利祿,安心守朝寢,尋求內心的寧靜和純潔。
最后一句“但憐此土非吾土,歲晚天寒憶故鄉”,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作者感慨道,盡管自己身在他鄉,但仍然深深懷念故鄉。歲晚天寒,暗示著時間的流轉和冷寂,進一步強調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國家局勢的描繪、忠臣的贊揚和對故鄉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衰和個人命運的關切。它既展現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又抒發了對國家前途的期望,同時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眷戀。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