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用喜雨韻三首 / 作者:吳潛 |
闌干小倚望遙岑,晚霽朝朝換午陰。
越鶩已收天外影,吳鳩尚帶雨中音。
海瀕客子秋銜袖,塞上征人夜拊砧。
都是一般無意緒,閔勞爭柰主恩深。
|
|
七用喜雨韻三首解釋: 《七用喜雨韻三首》是宋代吳潛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闌干上小倚望遠的景象,以及晴霽轉(zhuǎn)午陰的變化。詩中還表現(xiàn)出越鶩收影、吳鳩帶雨的情景。后半部分描寫了海邊的客人秋天挽起衣袖,以及邊塞上征人夜間拍打砧木的情景。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雨水的喜悅和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幻和生命的喜悅。通過描寫不同的場景和生物,吳潛將自然景色與人類情感相結合,傳達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沒有明確的情感表達,但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對細節(jié)的關注,將讀者帶入了作者的視角,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變幻,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景物描寫的細膩和生動,通過對闌干、越鶩、吳鳩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觀察力。同時,詩中的客人和征人形象,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引發(fā)讀者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場景,傳遞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展現(xiàn)了宋代詩人吳潛的才華和對自然美的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