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用喜雨韻三首 / 作者:吳潛 |
覽輝儀鳳下高岑,有道明廷夬決陰。
宣室禮成熙洽象,明堂樂奏治安音。
嘉祥已慶連金穎,盛事還祈獻石砧。
只道太平無以報,誰知堯德舜功深。
|
|
十用喜雨韻三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吳潛創作的《十用喜雨韻三首》之一。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覽輝儀鳳下高岑,
有道明廷夬決陰。
宣室禮成熙洽象,
明堂樂奏治安音。
嘉祥已慶連金穎,
盛事還祈獻石砧。
只道太平無以報,
誰知堯德舜功深。
中文譯文:
展望著輝煌的儀式,鳳凰降臨在高聳的岑嶺上,
有道德的君臣主持裁決陰云。
宣室的禮儀已經完成,喜慶的氣氛和諧如祥瑞的形象,
明堂上奏響的樂音治愈著人們的安定心神。
嘉禾已經豐收,一片連綿的金黃色,
盛大的盛事仍需誠心祈禱,獻上象征祥瑞的石砧。
只是認為太平無需回報,
誰能知曉堯舜的德行和功績是如此深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喜雨為主題,表達了對祥瑞的期盼和對太平盛世的向往。詩人通過運用富有象征意義的詞語和意象,展示了宋代社會的繁榮景象和對政治穩定的渴望。
詩的開篇,以鳳凰降臨高岑的場景作為開端,鳳凰象征吉祥和權威,高岑象征君主的威嚴,表達了君臣共同努力裁決黑暗勢力的決心。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宣室禮成、明堂樂奏的盛況,展示了朝廷的莊嚴和喜慶的氣氛。宣室和明堂都是皇家的重要場所,體現了政權的正統性和治理的安定性。樂音的奏響更是象征著社會的安寧與安定。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了嘉禾已經豐收,金黃色的景象象征著豐收和富饒。然而,詩人認為太平盛世并不是無條件的,仍需回報和祈禱。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堯舜時代的贊頌,堯舜代表著古代帝王的德行和功績,暗示著對理想社會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喜雨的描繪,展示了宋代社會的繁榮和政治穩定的景象,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并通過對堯舜的贊頌,強調了政治領袖的責任和德行對社會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