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用喜雨韻三首 / 作者:吳潛 |
熱惱煩蒸正不禁,火輪忽向半空沈。
屯中信有云雷象,復處方知天地心。
便擬新秋先上印,何須晚歲始投簪。
江山信美非吾土,栗里時從蝶夢尋。
|
|
再用喜雨韻三首解釋: 《再用喜雨韻三首》是宋代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熱惱煩蒸正不禁,
火輪忽向半空沉。
屯中信有云雷象,
復處方知天地心。
便擬新秋先上印,
何須晚歲始投簪。
江山信美非吾土,
栗里時從蝶夢尋。
詩意:
詩中描繪了一個炎熱的夏天,熱浪滾滾,令人煩蒸不堪。突然,太陽的火輪忽然陷入了半空,給人以突如其來的沉寂感。在這種氣氛之中,作者感受到了一種信號,云雷的出現預示著天地之間的變化。而當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居所時,通過觀察周圍的景象和感知,他領悟到了天地的真實本質。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炎熱夏天和突如其來的沉寂,展示了作者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和對自然界的觀察。詩中的云雷象被視為一種預兆,顯示出作者對天象變化的關注和對自然規律的理解。通過深入觀察和思考,作者認識到天地的本質和運行規律,從中體悟到一種超越個人的宏觀意義。
詩中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于人生的思考。他計劃在新的秋天開始行動,并提出了一個反問,為何要等到晚年才去追求理想呢?這表明了作者堅持追求理想和追尋真理的信念。最后一句"江山信美非吾土,栗里時從蝶夢尋",表達了作者對江山之美的欣賞,但也意識到自身的歸屬感不在這個土地上,暗示了他對追尋心中理想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意義和理想追求的思考。同時,通過運用意象和表達技巧,賦予了詩詞以深遠的哲理意味,使讀者能夠在欣賞詩詞的過程中產生共鳴,思考生命的本質和人生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