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用喜雨韻三首 / 作者:吳潛 |
北岑飛雨過南岑,遠嶂晴明近嶂陰。
老檜婆娑方午色,孤桐搖落忽秋音。
庭稀雁鶩飛符檄,海絕鯨鯢伏斧砧。
此是老臣聊報國,仁聲敢謂入人深。
|
|
四用喜雨韻三首解釋: 《四用喜雨韻三首》是宋代吳潛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雨后山岳景象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仁愛的深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北岑飛雨過南岑,
遠嶂晴明近嶂陰。
老檜婆娑方午色,
孤桐搖落忽秋音。
庭稀雁鶩飛符檄,
海絕鯨鯢伏斧砧。
此是老臣聊報國,
仁聲敢謂入人深。
這首詩描繪了雨過后的山岳景色。北岑和南岑之間的雨過后,北面的山巒明亮,陽光照耀,而南面的山峰卻籠罩在陰影之中。老檜的枝葉在午后的陽光下?lián)u曳,孤立的桐樹突然傳來了秋天的聲音。詩人提到了庭院中稀少的雁和鶩,它們飛過傳遞著符檄,而海上的鯨鯢則隱匿在斧砧之下。這是一位老臣向國家報告事態(tài)的時刻,他堅信仁愛的聲音能夠深入人心。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展示了作者對國家的關(guān)注和憂思。北岑和南岑的對比,以及老檜和孤桐的形象,象征著國家的狀況和命運。雁鶩和鯨鯢的形象則暗示了政治局勢的緊張和動蕩。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忠誠和仁愛之心,希望通過自己的聲音和行動,對國家做出貢獻。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將自然景色與人事關(guān)聯(lián)起來,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仁愛的關(guān)懷之情。同時,通過對山水景色的描繪,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賞。整首詩詞意境清新,意蘊深遠,給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