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雨三首 / 作者:吳潛 |
西抹東涂老不禁,芙蓉洲畔更浮沈。
數(shù)莖半黑半絲發(fā),一寸憂晴憂雨心。
烏糤且欣將淅玉,紅蓮何翅已抽簪。
小臣獻谷秋嘗了,深密山林可訪尋。
|
|
喜雨三首解釋: 《喜雨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雨后的景象,以及作者內心的喜悅和憂愁之情。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西抹東涂老不禁,
芙蓉洲畔更浮沉。
數(shù)莖半黑半絲發(fā),
一寸憂晴憂雨心。
烏糤且欣將淅玉,
紅蓮何翅已抽簪。
小臣獻谷秋嘗了,
深密山林可訪尋。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圍繞著雨水的主題展開,通過描繪雨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雨水的喜悅和內心的憂愁。
首先,詩中描述了西部山區(qū)被雨水洗滌得古老而凝重,東部的平原則更加浮沉不定。這種對地理環(huán)境的描繪,展示了雨水的廣泛影響,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變幻無常。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幾根發(fā)絲,一部分是黑色的,一部分是白色的,這象征著喜憂交織的情感。作者的心情像一根絲發(fā),既憂心忡忡于晴天、也憂愁于雨天。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以烏糌(一種堅硬的石頭)和淅玉(一種玉石)來比喻自己的心情。石頭象征著堅定和冷漠,而玉石則象征著溫潤和喜悅。作者欣喜于自己的心情能夠漸漸柔化,但又感到紅蓮已經開花,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作為小臣的身份,愿意奉獻谷物,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山林深處的渴望和探索。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雨水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喜悅和憂愁的心情,并通過比喻和意象的運用,深化了對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