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樓枕上 / 作者:吳潛 |
山近寒偏早,愁多夢不濃。
雅啼半夜月,鶴唳五更風。
曉接殘燈里,吟成落葉中。
塵埃今已厭,懶聽上方鐘。
|
|
山樓枕上解釋: 《山樓枕上》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山樓枕上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表達,表現(xiàn)出一種寂寥的意境。
譯文:
山離寒意漸濃,憂愁多而夢不深。在寧靜的夜晚,聽到雅音在半夜中回蕩,寂靜的山谷中傳來鶴的叫聲。黎明時分,殘燈將熄,而我的吟詠已融入了飄落的落葉之中。如今,我已厭倦塵世的紛擾,不再愿意傾聽那上方的鐘聲。
詩意和賞析:
《山樓枕上》以細膩的描寫展現(xiàn)了一種寂寥的情感。詩中的山樓和寒意構成了一種冷靜的氛圍,而愁緒和淺薄的夢境則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煩擾和不安。在寂靜的夜晚,月光照耀下的雅音和鶴的叫聲,使得整個景象更加幽寂。黎明時分,殘燈將熄,而作者的吟詠已經融入了飄落的落葉之中,表達了一種隨緣隨性的態(tài)度。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的厭倦和對世俗的冷漠,他不再愿意傾聽那上方的鐘聲,也暗示了一種追求超脫的心境。
整首詩詞以山樓為背景,通過對寂靜、寒冷、愁緒和夢境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孤獨而深沉的氛圍。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矛盾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繪,抒發(fā)了對塵世的厭倦和對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寥寥數(shù)語,創(chuàng)造了一種靜謐而深邃的意境,引發(fā)讀者對人生和內心境界的思考。 |
|